簡介
教學資料
資料彙整 文學作家 |  理論家 |  電影導演 |  藝術家 |  文化概念與特色 |  時事、經驗與術語
目前位置:資料彙整   /  文化概念與特色  /  [特色]義大利Pizza原鄉之旅
類型:特色
提供者:

Pizza 平凡的真實好味

文字/攝影 楊馥如

1858年出版的拿波里與鄰近地區民俗采風錄 (Usi e costumi di Napoli e contorni)一書中記載了義大利文獻學家艾曼紐洛可(Emanuele Rocco)對披薩的形容:「用桿麵棍或手掌把麵團弄成扁平的圓形,所有你想得到的食材都可以放上去,加點油,然後放進爐子裡烤。這,就是披薩」。

披薩總是令人食指大動!麥香飽滿的餅皮塗有爽甜的蕃茄糊,上面鋪疊層層好料:可以是刨成絲的各色乾酪,或是片薄了的時蔬如茄子與櫛瓜;可以是鮮美的蝦貝海味,或是愈嚼愈香的熟成好火腿。文獻學家艾曼紐洛可精準而傳神的形容,符合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對披薩的印象。但探其身世,披薩在食物史上的演變,其實耐人尋味。

披薩的身世

追究其名,可回溯至世紀初亞歐大陸交介的地中海一帶:希臘人叫它pita,土耳其人則稱之為pide 。古羅馬帝國境內,名為picea的麵餅,在常民生活裡廣為流傳。 中世紀的餐桌上經常出現的,是一種扁形、口感蓬鬆、沒有加料piza。十八世紀末,拿波里方言字典裡正式出現pizza一字,指的是塗有油脂,經短時間烘烤而成的扁圓形麵餅。說穿了,披薩是生活困頓的拿波里人用來果腹的粗食。手邊難得有蔬菜或肉時,便為麵餅加料:狀似盤子的餅皮上油、菜、肉、乳酪通通有,一盤搞定,方便營養之餘,還展現組合食材的創意。當時的拿波里城裡處處可見男童頭頂著錫製小爐,裡面放了剛出爐的披薩,以便宜的價錢沿街叫賣,甚至提供外送到家的服務。到了十九世紀,人們慢慢形成習慣,到烘烤製作披薩的地方享用剛出爐的麵餅,披薩專賣店(pizzeria)於焉誕生。說披薩在拿波里發跡,並由此名揚世界,並不為過。

永遠的經典

拿波里與鄰近地區民俗采風錄書中還提到,該城的街堂巷弄時時流連著烤披薩的誘人香氣,連皇室成員都聞香下馬,為了品嚐平民美食而微服出巡。波本王朝的費迪南一世(Ferdinando I di Borbone) 便是一例。公主瑪麗亞凱洛琳娜(Maria Carolina di Borbone) 甚至大興土木,在皇宮中造建披薩專用的烤爐,好讓御廚天天為她端上好食。1889年義大利國王溫貝托一世(Umberto I)和皇后瑪格麗塔(Margherita di Savoia)的大駕光臨,也是拿波里人津津樂道的軼事。遠道從杜林(Torino)南下的皇后一心想親嚐傳說中的披薩,於是召喚城裡極具聲名的師傅艾波思多(Raffaele Esposito)進行宮伺候。艾波思多為皇后設計三款披薩:第一款單純只在麵餅上淋一點油;第二款加的是小鯡魚;最後一款,也是讓皇心大樂的一款,則由綠白紅三色組合而成-羅勒葉(basilico)、蕃茄(pomodoro)、莫扎瑞拉起士(mozzarella)-因此獲賜皇后芳名,也就是現今大家所熟知的瑪格麗塔披薩。

披薩的各式變化

在義大利,披薩就外形與口感而言有許多變化,不同地區有各自的名稱與特色。拿波里一帶的披薩(pizza napoletana)麵身質地柔軟,餅皮週圍稍厚,蓬鬆卻有嚼勁。相較之下,羅馬披薩(pizza romana)的特徵則是餅皮薄脆,吃起來毫無負擔。這兩種披薩,都歸類為圓形披薩(pizza tonda)。圓形的披薩餅身對摺成半月形,則成了口袋餅(calzone,或稱panzerotto),中間包夾蕃茄或莫扎瑞拉起士等餡料,不管是起油鍋炸,還是進烤箱烤,香氣和滋味都令人垂涎。

餓了嗎?來片披薩吧!

     
   Copyright ©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數,since 2013.10:3,192,792
   TEL:(02)2905-2551   FAX:(02)2905-2174     E-mail:004617@mail.fju.edu.tw     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外語大樓LA117室)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