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果 得獎作品 |  外語新星 |  論文報告 |  文化影片 |  行銷文宣 |  文創&教學 |  服務學習 |  在地導覽 |  實習成果 |  各系所作品

112學年度特優獎

學術論文─特優獎:標準語和方言之發展—以台灣和日本為比較

提供者:趙尹瑄課程名稱:        教師:坂元さおり

本文以臺灣曾發生過之國語教育和日本的標準語教育為動機,以標準語和方言為主軸,探討臺灣和日本的語言發展歷史及現況,且運用問卷,調查臺灣和日本青少年對於方言的使用習慣和看法,並進行比較。首先,本文將引用日本語言學家石黑圭的研究成果,釐清「標準語」、「共通語」、「俗語」、「國語」以及「公用語」等社會語言學之專業術語的定義和各自的關聯性。本論第一段,關於近代臺灣的語言使用,本文將從尚未正式實施官方語言教育的時代,即日治時代之前,臺灣民眾使用閩南語或客家語、原住民族語、平埔族語對話之時期開始講述,接著統整日治時期日語教育的歷史,以及中華民國政府來臺灣之後所實施的「國語教育」之過程和其所帶來的影響,並說明現今施行之本土化教育的政策和造成的改變。接著,將進一步說明臺語(即臺灣閩南語)的發展、歷史定位和使用現況。本論第二段,關於日本的情況,將運用本論文指導教授坂元さおり老師推薦之書籍——社會語言學學者イ・ヨンスク的《「国語」という思想》,從「標準語」此一概念誕生之初的明治時代開始,針對標準語的定義和選定、日本方言的分類進行說明,並引用學者早野慎吾的研究來定義「方言」此一詞彙。接著,將會詳細敘述推行標準語教育的社會背景和方式,以及「說標準語」此一潮流所帶來的方言矯正、方言札(俗稱的掛狗牌)等影響。自1970年代左右起,國語教育界乃至於日本社會,對標準語教育的過度強勢與方言的負面看法逐漸改觀,方言的價值和角色定位受到理解,邁入了現如今的「共通語和方言的共生期」。本論第三段,將會梳理臺灣的語言系統及其背景,並和日本的情況進行「標準語與方言的關聯性」之分析。接著,將透過文獻資料,說明近代臺灣和日本的「語言相關教育政策」,曾經在臺灣被大力推行的國語運動到現今受到重視的鄉土語言傳承,以及日本曾實施過的標準語教育和如今國語科目當中對方言的提及,會在此一段落詳細敘述並進行比較。最後,作者對身邊的臺灣和日本年輕人進行了問卷調查。針對臺灣30代以下青年,進行了「國語(華語)」、「閩南語」、「客家語」和「原住民族語」使用習慣與感想之調查,發現了不同的對話對象與場所,會對受訪者的語言使用選擇上產生影響,即使處於相同場景也會因受訪者的成長地區不同而有所差異。同時也以日本30代以下青年為對象,進行「標準語」和「方言」的使用習慣和看法之問卷調查,並以臺日青年的回答進行比較。關於語言使用情況,雖然臺灣和日本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但由於使用語言、民族、文化背景和歷史發展等因素,對於「標準語教育」和「方言」所持有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而本文即針對此一現象進行諸多調查,期望能從多個角度來探討臺灣和日本的語言使用變化。

作品連結 

     
   Copyright ©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數,since 2013.10:3,300,818
   TEL:(02)2905-2551   FAX:(02)2905-2174     E-mail:004617@mail.fju.edu.tw     24205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外語大樓LA117室)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