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連結
一、動機
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SDGs共17項目標,其中包含環境永續發展。而日本政府則宣布要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的目標。對於此目標,不只是政府需要有相關政策,企業、民間團體乃至民眾的配合才可以達成。而日本企業又為此作出哪些政策及改變呢?這是引起此論文的發想動機。
二、方法
(一)研究方法
查詢相關發表論文資料、日本官方資料,以及企業的環境報告書。
(二)比較各企業的做法與結果
本文以三間日本企業及一間台灣企業做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比較各企業所提出的方案及現在施行的狀況做對比,希望能夠了解目前遇到的瓶頸及該如何解決,並期許能以日本企業所施行的方法作為台灣未來減碳該如何展開的參考。
2-1豐田汽車-看好氫能源的運用
豐田汽車自1970年代起便注意到環保議題,並開始研發節能環保車,而在近年來的環境報告書中提及氫能源車的好處及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彰顯出豐田汽車對氫能源車的研究及開發抱持著一定的興趣。豐田汽車除了針對氫能源車加以研發,目前也有販賣油電混和車及電動車。
除了針對產品方面加以研發,推出環保節能車之外,從豐田汽車2015年提出的TOYOTA環境挑戰2050中也有提及在工廠上利用氫能源以減少生產時的碳排放,而產品運送時的碳排放雖然在目前只能以與多家汽車品牌合作,在運輸途中不分廠牌,同區域的汽車一起運送的方式,盡可能降低碳排放量,但是豐田汽車目前也正著手開發貨櫃輪船、貨櫃車的氫能源利用,期許能在未來真正落實產品生命週期零碳排。
其他策略還有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及與工廠附近小學合作,進行植樹造林的活動。
2-2富士通-AI智能的活用
富士通公司將自家產品結合AI智能的運用,研發出相關產品,推出新產品的同時也能夠達到減碳的效果。相關例子有利用AI監測工廠機器以調節冷氣溫度、利用大數據分析交通路況,提醒用路人路況,或是推出輕薄、低耗材的產品。
富士通主要策略為緩和溫室效應,因此在環境報告書中提及的策略多是間接降低碳排放,像是監測交通以解決交通壅塞問題,緩和交通壅塞時的碳排放量;抑或是研發提高生產效率、節省能源的商品。
2-3可果美
可果美在環境報告書中提及的環境方針主要為節能及使用太陽能,不論是提高水資源的使用率、將設備更新,以及在營業部門的電力使用上加以限制,都是針對節能所做的細項策略。
關於碳排放的部分,可果美主打節能,在碳排放的部分主要針對生產時鍋爐的碳排放以及運輸時產生的碳排放進行改善。例如將鍋爐排出的二氧化碳以管線連接至一旁的溫室果園,供蔬果進行光合作用;或是和其他食品公司聯合,將各家商品一起運送到各個區域,減少派車需求,間接降低碳排放量。
2-4台灣積體電路公司
身為台灣代工廠龍頭的台積電,在近年來環保意識逐漸被人重視,到2015年聯合國發表17項永續發展目標後,勢必也需要做出改變。在晶圓代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及電,台積電在碳排放這方面採用認購碳權、添置節能的機台,以及購買綠電;而水資源部分為承諾在南科工業園區開發再生水廠,此項為台積電與政府所合作的計畫,在2022年9月19日正式啟用。除了供應台積電自己使用,其中一部分在南部區域缺水時可為民生用水,以紓解缺水危機。
3.比較
透過三家日本企業以及一間台灣企業的環境報告書可以了解到,每個企業的背景都不一樣,豐田汽車、台積電屬於高耗能的產業,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都會使用到大量的天然資源,像是電、水等,要想要達到零碳排就必須開發出不會產生碳的產品,除此之外,在過程中也會製造出碳排放,想要一下子透過產品達到零碳排,似乎是有些困難的。
而富士通、可果美採取的方式為間接式的降低碳排放,並不是在源頭上遏止,因為目前科技可能無法達到,兩者是以在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像是將一部份的能源供應改成太陽能發電;或是以自家推出的程式提醒用路人注意交通壅塞。兩家企業也有進行自家商品包裝、內容物的改良。例如富士通研發出更輕薄、高效能的零件。
上述四家公司的做法皆為降低碳排的做法,雖然大約分為直接與間接,但是這四家企業基本上都採取雙軌並行的方式,也就是一邊研發著新產品、新技術,一邊採取間接式的方法,降低碳排放。我想,零碳排放這件事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以一件商品、一個新技術的產生所達到,還有後續要如何符合政府的法規、推銷給大眾,以及讓消費者能夠接受新產品。
4.理想的做法
不可否認的是,只透過這樣淺顯的文章就提出什麼理想的做法,我認為是有些草率的。畢竟我查到的資料有很大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要透過僅四家公司的做法比較,提出一個最理想的做法,我認為有點困難。但是在看過各家企業的做法後,我想目前最可行的做法大概是一邊研發新技術,一邊盡可能利用各種方法降低目前的碳排放量。
三、反饋-學到的事情
在查找了許多企業提供的資料後發現環境相關的訊息很難找,再加上有些企業可能為了品牌形象,都會在商品上打上純天然、不傷害地球等標語,但是在實際去一個一個比對化學成分後發現,其實該企業所說的不傷地球是假的,可能是將會傷害自然生態的成分稍微降低,但實際上並未符合該標語的「不傷害自然」,當時得知此事實受到了一點衝擊,也讓我了解,若是一般消費者沒有一一辨析,直接相信該企業的宣傳標語,那所謂的綠色產品只是打著名號的幌子而已。
一開始在決定撰寫論文時,周圍的反應不外乎就是驚訝,畢竟論文這個詞聽上去就很專業,目前還只是接觸日文系上的歷史文化、文法、思想等等的課程的我們,真的可以做到嗎?我當初也是帶著這樣有些忐忑,又有些好奇的心情決定嘗試看看。當初的想法很簡單,我抱著:「在大學學習撰寫論文的格式、方向等事情比較不會那麼有壓力,而且還可以盡量問老師問題,感覺也蠻不錯的。」
在撰寫此次專題的過程,除了更加瞭解該如何書寫論文,也在查資料、閱讀他人論文的過程逐漸摸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更加了解自己未來的方向,我想這是畢業專題中我學到最重要的事情了。
|